CN / EN
banner圖
掌握核心技術 駕馭光的運用

行業新聞

Industry News

AI和傳感器怎樣為農業改頭換麵

日期:2020-04-24 來源:J9九游会中国

AI是人工智能的縮寫,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係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逐漸拓展,而這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人工智能的出現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作物產量,而且有助於緩解農民的負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地對勞動力的需求量。

AI和傳感器怎樣為農業改頭換麵_sdyinshuo.com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近年來我國在農業生產領域開始逐漸把人工智能與傳感器相結合,努力探索打造智慧農業。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升級。在智慧農業方麵,要研製農業智能傳感與控製係統、智能化農業裝備、農機田間作業自主係統等。建立完善的天、空、地全方位的智能農業信息遙感監測網絡及農業大數據智能決策分析係統。除了國家層麵的政策,各地有關部門也開始陸續出台有關政策,努力把人工智能與傳感器共同運用到農業生產過程中來。

可見傳感器在農業生產領域當中的重要性。利用傳感器可以對土壤、病蟲害、農事操作等生產過程中的信息進行采集,然後將采集到的信息傳輸到網絡平台,再通過網絡平台進行加工,為生產管理、質量追溯、農技服務等提供了數據支撐。

近期,浙江瑞安農民告別了“鋤禾日當午”的苦,成功將人工智能與傳感器相結合,為農業發展再添力。據了解,瑞安是浙江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功能區,水稻種植麵積上萬畝,使用傳統的種植技術種植水稻生產成本顯然過高,因此,浙江瑞安圍繞生態水稻種植這一主題,利用人工智能,結合大數據、雲計算、傳感器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據瑞安市曹村以往農民種水稻要親自下田觀察作業,而現在通過整合物聯網、大數據、高精度衛星定位,在農田安裝智能物聯網傳感器和高精度田間監控設備,自動把各類農田信息傳輸到中央處理係統,讓農民們足不出戶便可完成整個巡田工作,省時省力,方便快捷。

人工智能與傳感器的結合除了應用於水稻種植,在水產養殖行業也有應用。通過傳感器對水產品的實時監測,采集數據信息,再經過電腦係統的加工傳輸,水產養殖人員也能實現在室內辦公。通過電腦監測視屏,養殖人員就能對水質、水溫以及水產品生長情況一目了然。

現如今,隨著人工智能與傳感器的強強聯手,智慧農業的發展已如火如荼。為了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糧食產量,節約人力成本,不少地區已經開始陸續采用“人工智能+傳感器”的模式助推農業生產轉型升級。未來,我們相信,農業將會邁入智能化的嶄新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將上新台階。


返回列表